客服热线:400-6558-138 易记网址:www.76438.com

配资利率   |     帮助中心   |     立即登录   |     免费注册

现在位置: 首页 > 新闻报道 > 融资13亿全亏光,眼看公司账户见底,福建三兄弟举家逃离

融资13亿全亏光,眼看公司账户见底,福建三兄弟举家逃离

2025/4/2 15:07:00

有一家上市公司叫海源复材,上市于2010年,当时号称国内“液压压机之王”,其在招股书里关于行业地位的描述是:

“技术国际先进,领先国内厂商至少3年”。

领先3年什么概念呢,就相当于自己躺在那啥也不干,国内厂商也要3年才能追上,其霸主地位可窥一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它IPO之后,“霸主之气”却就荡然无存了。

2010-2012年,海源复材的利润从6000多万骤减到700万,然后从2013年开始就陷入了亏损(扣非),一直亏到现在。

如果把海源复材IPO十多年来利润全部加起来,总和是-12亿,某种程度上来说,上市15年,光亏钱了。

亏的钱从哪儿来的呢?当然是股民给的。

2010年IPO的时候,海源复材成功融资7.2亿,2016年定向增发,海源复材又成功融资6.036亿。

海源复材正是靠着这13亿融资,一路撑到了现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如今,海源复材快没钱了。

根据2024年三季报,海源复材账上仅剩3000多万货币资金,眼看公司账户见底,实控人甘胜泉果断逃离。

近日,海源复材发布公告,实控人甘胜泉拟出售14.3%的股权,套现3.5亿离场。

实际上,甘胜泉并非从海源复材逃离的第一人,他已经是二传手了。

4年前,甘胜泉从海源复材创始人李氏家族手中接过了接力棒,如今,不过是又把接力棒转交给了别人。

甘胜泉执棒4年,没能改变海源复材连续亏损的窘境,不过,仅从账面来看,甘胜泉个人却是小赚了。

当初5.4亿买的,中途曾套现过1.5亿,现在又卖了3.5亿,还留有3.8%的股权,当前折合市值约7600万,浮盈3000多万。

不得不佩服上市公司老板们,无论公司业绩怎么样,自己总能赚到钱,就像紫霞仙子说的,“跑都跑得那么帅”。

当然,跑得最帅的,还得是把海源复材包装上市的福建李氏家族

先把公司包装上市,紧接着开始变脸,然后把融资花得差不多了后就果断套现逃离,一套资本拳打得如行云流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源复材创始人家族有三兄弟,海源复材IPO的时候,招股书中的家族成员多达10人,都在公司有直接或者间接的持股。

当然,江山是第一代人打下的,核心人物是三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李良光。

李良光1982年毕业于福州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福州长乐县的一家糖纸厂当技术员,开始与机械设备打交道。

李良光头脑很灵活,经常能想出一些改进生产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的点子,两年后就被一家石材公司挖走,直接被提拔为了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

石材公司需要用到的机械设备很多,比如切割、破碎、研磨、抛光、成型等,干了几年后,李良光发现石材成型机械设备很有搞头。

所谓成型机械就是开头提到的液压压机,比如我们常见的人造石材洗手盆就是用液压压机压制成型的。

当然压机不只是压制石材,还有很多别的用途,但凡需要压装、打包、压块、压板的,都离不开压机。

于是,1988年,李良光带着技术团队自立门户,创办了海源机械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良光才工作了几年,只靠自己当然无法解决启动资金的问题,于是,两个哥哥伸出了援手。

大哥李祥凌比李良光大15岁,65年就在海军东海舰队服役,1991年才退伍。

另一个哥哥李建峰大李良光7岁,72年就在福建海军基地服役,1994年才退伍。

有了两个哥哥的资助,李良光放开手脚干了起来,一边代理销售别人的设备,一边学习研究自己的设备。

到90年代,终于形成了以自研为主的液压成型设备供应能力,而这时,两个哥哥也刚好退伍回来了,于是兄弟开始联手海外淘金。

兄弟几人把目光瞄准海外,离不开当时的时代背景。

首先是国家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参与国际贸易,并通过出口退税、外汇留成等政策支持出口产业,尤其是机电产品出口。

其次,90年代初南美的阿根廷、巴西等国逐步推行经济自由化改革,大力发展工业,而工业化进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机械设备。

再次,福建早年就有很多移民往南美经商,拥有成熟的贸易网络,李氏家族直接依托闽商社群关系可以省去很多渠道成本。

就这样,三兄弟在阿根廷大展拳脚,通过做液压成型机械设备贸易赚到了第一桶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所周知,90年代做出口贸易是有配额指标的,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成了李氏家族阿根廷贸易的护身符,阻止了很多国内竞争对手。

而到了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这个护身符就没有了,大家开始自由贸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贸易的大门全部打开后,优势没了,李氏家族就重新又把目光放回了国内。

先在香港注册了一个境外公司,然后又通过香港的公司投资设立了海源复材的前身海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这样就以外商投资的身份获得了“两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不可否认,李氏家族创立的海源机械确实曾有过技术优势。

公开信息显示,国内第一台千吨级的陶瓷压机、耐材压机都是海源机械研发出来的,之后还推出了第一台生产粉煤灰蒸压砖、灰砂蒸压砖的墙材压机。

有技术打底,2003年成立的海源机械很快在国内打开了市场,并于2010年就成功登上了深交所。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IPO之后就开始变脸,2013年就陷入了扣非亏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作为创始人的李氏家族也几经尝试拯救,2014年曾筹划重组并购外部公司以改善业务,但没能成功。

2015年又追随新能源汽车的风潮,拓展了碳纤维复合材料业务,前面提到的定向增发募资正是这个项目由头。

也正因为想把碳纤维复合材料发展为主打业务,公司由海源机械更名为了海源复材。

不过,最大的变化也就仅限于公司名字变了,新业务没有什么大起色,公司该亏的还是亏。

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海源复材高喊进军新能源的同时,实控人家族却抓住阶段高点的机会一次性转让了一大部分股权套现了4.7亿。

实控人套现之后,海源机械立刻陷入巨亏,其中,2019年亏了5个多亿,而这一年,李氏家族仍然坚持套现了1000多万。

然后2020年,眼看上市公司账户上仅剩9000多万,融资花得差不多了,李氏家族再次大举减持,把控制权转让给了前面提到的现任实控人甘胜泉,又套现了4.4亿。

就这样,三兄弟举家逃离,把“烂摊子”甩掉了。





服务热线

400-6558-138

工作时间:08:00 - 20:00
周一至周五(法定节假日除外)
周末时间:09:00 - 18:00

新宝QQ客服

微信公众号
知道创宇云安全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