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网易财经ESG
作者|王晓丽
近日,浙江李子园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李子园”)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兼总经理苏忠军因涉及公司股票短线交易,被中国证监会浙江监管局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中。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李子园年内第二次因短线交易行为被查处。今年5月,公司高管同样因为短线交易违反证券法而受到处罚。
除了高管的短线交易问题,李子园近期还面临其他争议。今年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为10.64亿元,同比下降0.48%;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下滑16.83%,反映出业绩增长乏力。
此外,根据万得最新ESG评级,李子园获“BB”级评级,位于行业中下游。其中社会维度评分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治理维度的表现也未能彰显其“甜奶第一股”的市场地位。
甜牛奶不“甜”了,产品质量待提升
在社会维度方面,根据MSCI公布的软饮料和非酒精饮料行业的ESG评级标准,MSCI特别关注企业在营养与健康机会以及产品安全与质量上的表现。然而,李子园在此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来源:MSCI官网
查阅2023年财务报表,李子园的主营业务为甜牛奶乳饮料系列等含乳饮料和其他饮料的研究、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配制型含乳饮料、发酵型含乳饮料、复合蛋白饮料、乳味风味饮料及其他等产品,其中甜牛奶乳饮料系列是公司畅销近三十年的经典产品。
诚然,李子园的甜牛奶系列产品曾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业绩,并助力公司成功上市。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观念的增强,这类高糖含量的产品逐渐失去了市场青睐。
究其原因,李子园的甜牛奶属于含乳饮料,而随着广大消费者对“牛奶”与“含乳饮料”的区别日益清晰,以及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李子园高糖含量的甜牛奶逐渐被消费者抛弃。
虽然甜牛奶产品的本身并无问题,但消费者的健康意识转变导致了市场需求的变化。在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公司重视产品质量与安全,建立了覆盖供应商管理、采购、生产、仓储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定期评审合格供应商的资质和技术能力。
尽管如此,黑猫投诉平台显示,李子园仍涉及81条投诉,包括产品异物、变质等问题,表明公司在产品质量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尽管公司社会责任维度的整体表现有待提升,但是在民生保障工作方面,李子园仍然值得肯定。李子园二十余年持续投身慈善公益,积极开展尊老助残活动。2023年,公司安置残疾员工205名,占比约11.57%,并组织了“公益先行,让爱传递”活动,慰问当地敬老院和残疾人之家。
此外,李子园于2020年初与金华市金东区慈善总会共同设立李子园公益基金,承诺捐赠1,000万元,截至2023年已累计捐赠854.43万元,其中2023年捐赠208.08万元,旨在为社会困难群体提供更多援助。
业绩表现不佳,高管管理亟待加强
在治理维度上,MSCI给予了超过30%的权重,突显了软饮料和非酒精饮料行业在治理层面表现的重要性。然而,李子园在此维度的表现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
今年以来,李子园的股东和高管频繁减持股份。继9月底部分董监高宣布减持后,近期又有35位股东计划因“个人资金需求”而减持。此外,公司今年还发生了两次高管短线交易行为,并因此遭到处罚。高管频繁的减持与短线交易向市场传递了负面信号,引发了外界对公司经营情况和发展前景的质疑。
事实上,自上市以来,李子园的业绩一直停滞不前,今年前三季度更是出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双降的情况。另一方面,公司的销售费用达到1.62亿元,同比增长38.44%,创下近年来新高。
有分析指出,李子园业绩不佳的原因包括消费需求变化、产品同质化严重、同行竞争激烈及外部市场变化等因素,使公司处于被动局面。从自身原因来看,产品单一化是关键问题之一。尽管李子园试图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但其他饮料产品的营收占比截至2024年上半年仍低于3%,效果尚未显现。
面对内外忧患的业绩表现,李子园正尝试通过出海策略扭转局势。今年10月,公司宣布9月份迎来了第一份来自东南亚的订单。不过,李子园能否真正在东南亚市场站稳脚跟,通过出海提振业绩,仍需时间的检验。
参考资料:
[1]《李子园股东减持接力赛背后:业绩陷增长困境》;证券之星
[2]《糖水加奶粉,一年创造14亿营收,谁还在为李子园“甜牛奶”买单?》;毒sir财经
[3]《童年回忆李子园隐现焦虑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每财报
Copyright © 2008-2020 【新宝配资】深圳海商汇创新投资有限公司 粤ICP备18158468号-1 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